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

食道靜脈曲張結紮術







甚麼是食道靜脈曲張?
食道靜脈曲張,又稱為食道靜脈瘤。發生在肝硬化的病患身上。人體的胃腸道血流,經由肝門靜脈流入肝臟後,再經由下腔靜脈進入心臟。肝硬化的病患,因為肝臟變得相當粗糙,所以,其中的血流也變得彎彎曲曲。因為血流阻力的變大,因此血流會繞道走另一條路回到心臟。這裡所說的另一條路,就是經由食道旁的奇靜脈。因此,食道的血管會變得鼓張起來(如上圖)。


食道靜脈曲張有甚麼可怕?
奇靜脈是相當小的靜脈,原本會經由肝臟的血流,現在要流入這麼小的血管,當然會把它們撐得脹脹的。肝臟越粗糙,這種情形就越糟。當壓力過大的時候,奇靜脈就會破裂。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出血,是肝硬化很常見的死因。根據文獻統計,出血後一周內,有一半的病患會因為出血本身或是引起的併發症而死亡。另外一半在六周內有40%會再度出血。是一種相當可怕的併發症。

如果靜脈破裂,有甚麼辦法?
在這種出血發生時,如果及時送到醫院,利用內視鏡進行靜脈結紮術(如下圖),將出血的血管綁住,加上藥物的控制,可以阻止80%以上的出血。這是目前最有效的止血方法。而對於預防出血,也可以選擇嚴重的靜脈曲張病患,施行預防性的結紮。

有沒有甚麼辦法可以預防出血?
1997年肝病學(Hepatology)中,有一篇關於預防性食道靜脈結紮的文獻。接受這種治療的病患,兩年內的再出血率,會從60%降到19%,死亡率會從58%減少一半,到達28%。可見這一種治療的確可以大大改善病患的存活率,減少這一類病患的死亡。而如果術前病患的肝功能越好,治療效果越好。另一篇在1999年肝病學期刊(Journal of Hepatology)中的類似文獻也提到,預防性食道靜脈結紮術可以減少將近一半的死亡率和再出血率






實際病例
讓我們來看看實際案例。如上圖,這是一位慢性C型肝炎合併肝硬化的病患。她因為在今年發生過食道靜脈曲張出血,在治療後病情穩定。但是在最近的一次胃鏡追蹤之下,發現食道靜脈曲張又再度出現,所以建議她再進行一次預防性的結紮。
結紮的方式,是將胃鏡的前端套上一個塑膠套頭,最前端裝上一條橡皮圈。當胃鏡接進曲張的靜脈時,將靜脈吸入套頭中,然後射出橡皮圈,將靜脈緊緊的綁住。這種橡皮圈可以像子彈一樣反覆裝填,可以一次綁住好幾條靜脈。(如上圖)
靜脈被綁住之後,一方面血流會被截住,曲張的靜脈就漸漸平緩下來,而被橡皮圈綁住的部分,就逐漸萎縮壞死。
如下圖,在結紮後一周用內視鏡追蹤,發現原本曲張的靜脈已經平坦,而綁住的靜脈萎縮壞死,並逐漸結痂。而橡皮圈則脫落,隨排泄物由大腸排出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